1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监管局、上海监管局、安徽监管局、宁波监管局、四川监管局围绕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介绍了各派出机构在强化金融监管,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的务实举措。
监管见行动,金融出实效。在北京,监管和政策的协同“组合拳”发力,金融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在上海,通过全面强化“五大监管”来呵护和保障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引领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在安徽,强化监管引领,引导金融机构打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新模式。在四川,监管部门引领金融机构着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量增、期长、面广、价优的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滴灌制造业、科技创新领域。在宁波,监管部门构建多维高效的政策体系,小微企业金融覆盖率、可得性明显提高。据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国栋介绍,北京监管局全面强化“五大监管”,同步推进健全制度和严格执法,靠前监管、精准施策,努力做到监管一贯到底、一严到底、一查到底。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持续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从具体举措和成效来看,2023年,北京监管局与有关单位联合出台多份政策文件,广泛覆盖帮扶市场主体、助力产业恢复发展、支持持续扩大消费等领域。比如,依托多个部门的政务数据,筛选潜在首贷户向银行推送,由银行“送贷上门”,全年推送企业近4万家次,银行对企业的综合触达率达到85%;优化中小微企业首贷贴息补助政策,累计为1.37万家企业提供贷款贴息支持超过8500万元。北京监管局与北京市有关部门深化反保险欺诈联防联控机制,累计挽回经济损失4.3亿元;搭建行业联合、监管联席、部门联动“三联”反黑灰产机制,累计挽回经济损失约5500万元;联动人社部门强化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监管,为万余名农民工追发工资1.35亿元。“岁末年初是电信诈骗的高发时节,要提高反诈防骗意识,谨防新型诈骗手段,远离非法集资、虚假投资等‘陷阱’,谨记投资有风险,守护好自己及家人的‘钱袋子’。”孙国栋表示,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将组织开展“守住钱袋子、过好幸福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金融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对各类金融活动的监督规范力度,加大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如果有理财、借款、保险等金融需求,一定要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切勿盲目相信广告短信、陌生电话、不明网站等非正规途径信息。”孙国栋表示,金融消费者要特别警惕各类标榜“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理财项目,以及打着科技创新、数字藏品、网上跨境证券交易等新概念幌子的非法集资骗局。“‘五大监管’是一个三纵两横的矩阵体系,是多维立体的监管架构,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是一个有机整体。犹如人的五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对机构形成整体画像;又如人的五指,掌心打开,各有所长;聚指成拳,形成监管合力。” 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形象描述了“五大监管”之间的联系。王俊寿表示,机构监管强调整体性,主要是画好一张像,突出三个“抓”,即抓机构法人、抓公司治理、抓市场准入。行为监管强调人民性,要织好一张网,突出三个“管”:管合法更要管非法,严防有照违章,也严禁无照驾驶;管行业必须管风险,严密防范一般商事行为异化为非法金融活动;管事后也要管事前,做到监管“长牙带刺”。功能监管强调一致性,要用好一把尺,突出三个“一”,即坚持同一业务、同一标准、统一监管,用科学的监管标尺有效实现监管贯通,防止以金融创新之名行监管套利之实。穿透监管强调精准性,主要是扎好一根针,突出三个重点,加强股东行为穿透,资金流向穿透和业务实质穿透。持续监管强调动态性,走好一生路,突出三个“全”,即覆盖金融机构全周期、金融风险全过程、金融业务全链条。“2022年上海纳入通报的消保投诉8.1万件,占全国将近20%。2023年前9个月,消保投诉量已经下降到5.7万件,占全国的比重低于15%。2023年以来,上海地区累计侦破信贷领域经济犯罪案件200多起,挽回经济损失超1亿元。”在发布会上,王俊寿详细介绍了上海监管局的消保工作成效。据悉,上海监管局建立了“消保主联系人”机制,对消保重点机构进行一对一指导;推进消保分级分类治理,对共性、高频、敏感问题及时立项推进专项督查、横贯式督查。2023年,开展消保督、核查36家次,采取责令限期改正、风险提示等措施22次。该局还与相关法院、金融机构建立调解工作站,加强诉调对接,与公安司法部门搭建平台,共享消保相关案件和违法行为信息,协同网信部门加强互联网金融广告整治,加强黑灰产线索移送和联合打击,共同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据金融监管总局安徽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覃刚介绍,安徽监管局厚植金融沃土,深耕“三农”服务,全力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其中一个重要抓手就是统筹“软”“硬”兼修,助力建设宜居宜业新乡村。一方面,完善“软环境”,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汇集涉农数据,开展信用评价,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夯实农村信用体系。目前已在全省近八成的1.2万个行政村,为53万户信用主体发放贷款600亿元。另一方面,提升“硬实力”,建立主要银行机构县域一对一“包保”服务结对机制,强化对乡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支持。截至2023年11月末,辖内涉农贷款余额2.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0%,规模、增速均居全国前列。据了解,安徽监管局围绕信用村建设工作部署、信用评价和结果运用等方面联合出台系列政策,夯实制度基础。组织安徽辖内国有大行、农商行等14家县域机构较齐全、经营网点“贴近农村”的机构参与建设。同时,指导金融机构运用信用评价结果开发特色产品,打造“信易贷”1+N信贷产品体系和“惠农保”等一揽子专属保险产品,满足不同类型农村主体的金融需求。2023年11月末,14家参建机构依托建档评价信息开发适配产品26个,并针对不同等级的信用户予以差异化的利率下浮、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参建机构累计为53万户信用主体发放贷款600亿元,平均利率较建设前下降167个基点;保险承保信用主体3.3万户。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为此,安徽监管局对标安徽千亿斤粮仓战略,紧抓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开展金融支持种业振兴专项行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管合一”保险试点。2023年11月末,辖内种业贷款较年初增长31%,“建管合一”保险为3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提供风险保障。另外,聚焦安徽重要产业布局,引导金融资源向“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产业链倾斜,联合开展“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大力推广畜禽活体贷、特色农险等适配金融产品,支持农业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截至2023年11月末,安徽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贷款和畜禽活体贷较年初分别增长52%、57%。开发110余类、500余个地方特色农险,基本实现优势特色农产品全覆盖。据金融监管总局宁波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世重介绍,宁波监管局推动构建了以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为核心,涵盖外贸、科技、小微等重点领域的“1+N”金融惠企政策体系。通过监管评价、监测通报、走访督导和现场检查,推动辖内金融机构建立服务小微“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截至2023年末,宁波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489.57亿元,较年初增长32.3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68个百分点;有贷户60.03万户,较年初增加10.71万户,小微企业金融覆盖率、可得性明显提高。
数字普惠方面,宁波监管局实施名单制管理,提升金融支持精准性。搭建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定期获取行业主管部门推送的小微企业名单。推动内外部数据整合,引入纳税信用评价、诚信经营、行业管理等标签信息,助力对小微企业“精准画像”。依托监管系统开展交叉验证、无贷筛选,形成重点走访名单,匹配主贷款行和开户行,点对点推送,推动金融机构从“坐商”向“行商”转变。初步统计,近两年已向银行机构推送各类小微企业名单超15万户。
另外,依托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宁波监管局搭建三类场景,实现金融政策、产品和服务“一屏通览”、金融需求“一屏通办”。一是专门融资对接场景,小微企业登录平台,可持续了解惠企政策、发布融资需求。二是特色信贷产品展示场景,汇集辖内130多款个体工商户专属信贷产品,经营主体扫二维码可见、可贷。三是抵押登记线上办理场景,将不动产抵押登记延伸至银行网点受理,实现“全程网办”。目前,不动产抵押登记线上办理的业务量占比超过80%。在谈及如何支持制造业发展、科技创新时,金融监管总局四川监管局党委委员、 副局长周卫江用“专、精、特、新”四个字来概括。专,就是充分发挥科技金融专业机构的示范带领作用,着力在更大范围带动金融供给增量。四川现有科技支行25家、科技保险支公司2家,科技金融专业机构数量位居全国首位。精,就是以提高服务直达能力为主攻方向,激发金融服务的活跃度,着力提升金融供给流量。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企业时间成本、财务成本、沟通成本。比如,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实施“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服务专属行动,在四川21个市(州)、143个县区建立专属通道,为超8000家科技型企业制定个性化信贷服务方案。特,就是围绕企业特点、产业特色、地区特征,着力提高金融供给质量。2023年以来,辖内机构累计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六大优势产业发放贷款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6%。新,就是持续拓展金融服务新空间,着力丰富金融供给容量。在政银合作方面,成功创建14个国家级或省级产融合作试点,14家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创新推出“制惠贷”“园保贷”等政银合作产品。
数据显示,针对科创企业特点,目前四川监管局引导金融机构已推出“天府科创贷”“科易融”“科融保”等40余项产品。2023年前11个月,累计支持近1.7万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241.5亿元,较年初增长19.4%,近半数为中长期贷款或信用贷款;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超230亿元。截至2023年11月末,辖内制造业贷款余额8368.3亿元,支持核心企业建链超百条,中长期和信用贷款占比分别超过50%、30%;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超2000家,国家级“小巨人”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75%。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徐贝贝
编辑:刘能静
来源:金融时报微信公众号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原创平台所有,《乾元小额贷款》均在文章结尾备注了来源或转载,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并删除,非常感谢!
郑州市管城区乾元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壹亿元人民币,由河南百强企业-登封市嵩基(集团)有限公司出资控股,于2013年3月13日正式运营,接受省、市、区各级金融管理局监管。2016年、2017年、2018年连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小额贷款公司”,2020年被评为“河南省A级小额贷款公司”。
乾元小额贷款是专业化商业性贷款公司,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会员,河南省融资担保业协会常务理事。乾元小额贷款本着“合法经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恪守“只贷不存,严禁非法集资”的行业底线,坚决抵制非法集资活动,专注贷款发放业务。
乾元优贷 | 乾元车商贷 | 乾元及时贷 | 乾元周转贷
服务热线:0371-88883088